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太原股票配资网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一
Q:
请问,我们夫妻目前都在北京工作,孩子10岁在东城安交片区上小学,17年山顶买了一个老破小,税费算下来625万,47平,一室一厅,最高时房价涨到680万。目前同小区不断有房主出售,同户型的挂盘价已经降到550万,就是不断有人踩踏,目前房租是一个月6600,因为我们自己也在附近租房。
目前有两种方案:
1、割肉降价出售,亏损15-20%变现,目前看上学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少,不确定东城的学区政策会不会变,房子对应的是方家小学。
2、我们直接装修一下自己住,省去每年15万的租金,等房价稍微好一点再出手。不知道哪种方案亏损能小一点。
A:
1、现在550万,房租6600,如果这是平均租金的话,租售比是833。而北京老破小的平均租售比是不超过600,说明您这套房的溢价率仍然比较高,接近30%吧。当然这也不特殊,现在东西海的平均溢价率是25%,您这是小户型,溢价高点儿也正常。
2、政策未必有大变化,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利空。毕竟孩子少了,管理部门就没必要折腾孩子和家长了。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利好政策,那溢价率有可能受影响。
我不认为会直接大幅降价,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即便用完了学位,家长们也得居住,然后随着孩子毕业而一年年的卖房离开。所以更大的可能是逐年降低溢价,如果大盘上涨的话则体现为相对涨的慢。
这参考韩国和咱们台湾省的学区房吧,相对最典型。都曾经溢价超高,人口下降也都很多年了。后果是最牛学校旁边的高总价宜居房产依然坚挺,因为学区功能降低后居住功能反倒更受重视,只有好东西才什么时候都稀缺。
普通学区房受影响较大,以首尔来说,目前只有江南三区的学区房坚挺,还动不动领涨,其他的逐渐没落。台北也差不多,就信义等三区的六所明星小学的宜居房子支撑更强,其他的逐渐都没什么溢价了。
3、自己住,那就看是否能接受这性价比了,数字是明摆着的。是否等待也看自己的判断,但在我看来,如果没有政策支持,比如放宽落户和在京高考等等,很难大幅增加购买学区房的人群,溢价率至少不会再上涨,回到高点的可能性很小。
仅供参考。
二
Q:
请问,小区地下停车场的产权到底是属于全体业主,还是属于开发商?
章哥:
1、参照《民法典》呗:如果公共区域,比如电梯井、楼梯间、公共走廊等和机房等设备间,也就是计入公摊面积的,其产权属于全体业主共有。
但如果没有计入公摊面积的,那就得看购房合同了。如果合同上明确约定归谁,那产权就就是归谁的,业主和开发商都有可能。如果合同上没提,但开发商办了产权证,那就归开发商。办不下产权证也没约定的,那业主可以和开发商协商,一般来说是开发商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,业主们在开发商管理下拥有优先使用权。
2、我估计您问的是“人防车位”吧?那产权是属于国家的,开发商拥有经营收益权,也可以让渡给物业经营。业主没有产权,只拥有优先使用权,但要在物业管理下使用。
仅供参考。
再请问,小区里的道路是属于全体业主的吧?停车场为什么例外?道路是我们的,我们有权不让车通过吧?
章哥:
1、道路不是建筑物,除非是某一栋楼专属的,否则也不计入公摊,既没有单独的产权也不能交易。道理和绿地花坛什么的都属于小区的配套设施,由物业维护,但谁都没有产权。
2、地下停车场属于建筑物,如果有产权证,那这还属于“商品房”呢,是可以交易的。所以这谈不上什么例外,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。有产权证的就是商品,是可以交易的。没有证儿的就不是商品,也就不能交易。
3、是否拦路是您的事儿,您可以试试。只是提醒您,您是肯定不拥有产权的,连维护权都没有。
仅供参考。
那再请问,人防的产权是国家的,那开发商凭什么没征得业主的同意就擅自建设?而且这笔钱是谁出的,如果是已经包含在房价里了,那这产权和使用权就都应该归业主。
章哥:
1、那您这就是抬杠了,现在是法治社会,有法可依的就必须按照法律执行。人防不是开发商擅自建的,而是政府规定的强制性配套,不用征得业主同意,您也没资格审批。
2、按您的逻辑,既然商家的所有成本都摊在商品价格里了,那您早上买个煎饼,他的炉子饼铛+三轮车,是不是也就是您的了?您再买个Iphone手机试试,连美国的总部大楼都是您的了,因为建设成本都摊在售价里了。
3、总之我不跟您掰扯了,没意思,纯属抬杠。
仅供参考。
三
Q:
请问,我们是28年入学,目前目标学校有西什库,黄小,实验一小,想买平房(15以上,可自住)实现落户上学。请教一下您的意见。
A:
1、我没什么意见,买平房上学正常,居住的话只要自己能接受这环境就行。不过考虑好,如果没住过大杂院儿的话,那这可挺有挑战性的,跟住楼房完全两码事儿。
我是从小儿住过,深刻理解那些胡同儿老住户对拆迁的渴望,您这可是反着来,有让孩子+全家忆苦思甜的意思了。所以真得考虑好,很多困难与不便,不是随便能克服的,理想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2、常规建议是如果真的想住平房,那最好提前适应一下,租间房住上半年。只有经历过寒冬酷暑,体验过洗澡和茅房,再能习惯房子的狭小+零距离接触的邻居,然后再决定买不买。
反正我接触过不少没住过大杂院儿,但认为自己能克服的家庭了,最终没一个能坚持下来的。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尤其是条件不太好的院子,真挺不方便的。
3、另外看房的时候最好找大中介,省心。找小中介的话最好能直接面对业主,这一是问清楚手续问题,二是避免吃差价。平房和楼房不同,每间房都各有特色。另外一定考察清楚房子质量,主要就是避免背阴儿漏雨什么的,仔细观察角落的痕迹。
仅供参考。
四
Q:
请问,我现在是西城集体户,名下无房,但因为当年单位不接收孩子的户口,所以只能落在妻子的远郊户口上。现在我有离职的打算,单位要求一旦离职就必须迁走户口到妻子家,而我们又面临孩子两年后幼升小,是不是我们一旦迁走就不可能迁回西城了?
您有什么建议吗?如果西城买房的话,100多万首付有可能吗?我们夫妻收入目前在3万多,换工作后应该4万左右。
A:
1、除买房之外没有建议。
2、因为您即便是保留了自己的集体户也没什么用,只要单位不同意,那怎么都迁不过来,也就无法在西城入学。
单位按说是不能强制迁户到您妻子家的,但可以迁到西城的公共户上。但还是这问题,派出所也不会接收您孩子的迁户,对上学来说还是没用。
3、户口迁走可以迁回来,只要有房就随便迁。
4、西城100多万的首付当然有可能了,现在的政策是可以贷款80%。所以假定150万首付,如果以收入一半贷款的话,至少能贷300多万,买400多万的房子没问题,肯定能买到。
但这总价的房就肯定是占坑儿房了,或是老破小,或是70年公寓。这种房只是对上学的帮助大,但其他方面都不占优,无论是居住还是保值。考虑好。
仅供参考。
五
Q:
请问,孩子明年入学,预算200+200总价400万左右,想买个东西城的学区房,首选要求确保对口入学,然后兼顾保值,请问有什么建议,请推荐。
A:
1、我建议是再考虑一下吧,因为东西城根本就没有这种房,谁也推荐不了,连中介都不敢。要不您跟骗子联系一下吧,他们什么都敢承诺,然后口头语还必定是“我不骗人”。
2、东西城早就都是“多校划片”了,即便是离学校最近的学区房,也只能说是对口入学的概率高,但没人敢确保,我更不敢。
3、保值的话也没谱儿。400万总价的都只能是占坑儿房,或是小公寓,或是老破小,溢价比例都必定在30%以上。也就是400万中包含100多万的溢价泡沫,谁敢保证不跌啊?
尤其今年是入学高峰的最后一年了,明年就是明确的入学人数拐点,在大趋势面前,除非是有很利好的政策,否则进入低谷期后都有可能影响溢价。毕竟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,总需求减少了,就算产品再优质,抢购人群减少也会降低泡沫的。
4、总之我没什么建议,您的要求太高了,我帮不上忙。
仅供参考。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共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